用英语到底能翻译出,古诗词的那种婉转意趣

我们从小背诵诗词,从小学习英语。

可纵使熟悉唐诗宋词,英语流利的你。

真的能用英文表达出中国古诗词来吗?

朋友曾分享过一部BBC拍的纪录片《杜甫》,画面够高级,而作为故事核心的杜甫作品,翻译怎么都品不出国人心目中的“内味”。

比如“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”这一句,

BBC把它翻译成了——

Beaconfireshavebeenburningforthreemonthsnow;

Aletterfromhomewouldbeworth10,ingold.

“三月”和“万金”明明都是代表数量的虚词,这万两黄金的翻译真是尴尬得让人猝不及防,本来直抒胸臆的家国情怀,一下子成了一场趁火打劫开出天价快递费的亲情买卖。

用英语到底能翻译出,古诗词的那种婉转意趣吗?

直到收到了这套中英双语诗词集,真的太让人顶礼膜拜了,所以迫不及待的想要分享给大家。

它就是由北大翻译泰斗-许渊冲先生亲译的《画说经典:诗经、唐诗、宋词》,从对仗到押韵,从句意到立意,音、形、意竟然都做到了,那些只可意会的情感意趣,丝毫没有因为语种的转换而折损。

许老被誉为“诗译英法第一人”。

因为他,中国读者认识了哈姆雷特、包法利夫人、罗密欧与朱丽叶。

因为他,西方世界知晓了李白、杜甫、苏东坡、李清照……

这部历时八年打磨的经典,受到了孔子学院总部、国家汉办推荐。钱钟书赞其译文:“灵活自如,令人惊奇”。叶嘉莹在收到这套书后爱不释手,也盛赞其“音韵皆美、情味悠长”。

年,许渊冲获得“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”

年,荣获国际翻译界至高奖项“北极光”杰出文学翻译奖,是迄今为止全亚头位获此殊荣的翻译家。

比如BBC翻扑街的“烽火连三月,家属抵万金”,

到了许老笔下,情境一下就出现了——

Thebeaconfirehasgonehigherandhigher,

Wordsfromhouseholdareworththeirweightingold.

战火愈演愈烈令人绝望,家人的一句平安千金不换,那味儿终于对了。

打破语言壁垒的示范,对于那些给孩子们解释古诗词的立意,解释得水深火热的父母来说,简直是一味良药啊,但这套书给人的惊喜绝不止这些而已。

双语版典藏古诗词,

让“中国话”成为“世界话”。

语言技能不仅仅是语言流利的表达,更是需要文化底蕴和跨文化沟通力。

双语思维的培养对孩子有多么重要,它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个人的综合素养和发展潜力。

语言的培育过程是长期的,潜移默化的,而古典诗词对照优质的译文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。

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,双语人才正是增强竞争力的重要一环,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。

在我们综合实力日益强大的今天,希望大家在增长国际视野的同时,能够立足中国文化,让“中国话”成为“世界话”。

大家英译古诗词意趣

让中国的美,变成世界的美

《画说经典》(全3册)选取了代表我国古典诗词高成就的「诗经」首、「唐诗」首和「宋词」首,每篇都是许老毕生翻译的精华之作,定叫你手不释卷。

大家的翻译之道,

难得的双语学习范本。

许渊冲,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,生前在北京大学任教,一生致力于中西文化互译工作。

年,17岁的许渊冲考入西南联大外文系,师从闻一多、钱鍾书、叶公超、吴宓等学贯中西的大学者,在那个动荡与热忱并存的年月,开启了自己的翻译生涯。

年,他的中译英作品《中国不朽诗三百首》由英国企鹅图书公司出版,这也是“企鹅”出版的头一本中国人译作。

饮誉中外的文理大师顾毓琇先生对此书赞扬道:“历代诗词曲译成英文,且能押韵自然,功力过人,实为有史以来头一人。”

学翻译的人都知道,翻译是个难两全的活儿,译者必须同时服务于两个“主人”:原作者和译文读者。

西方把翻译作为一种科学,但许渊冲说:“科学无法解决文学的优美。不能只翻译表面形式,要提取中心思想。只有坚持中国文化的美感,才能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。”

他提出翻译的“三美论”:意美、音美、形美,他翻译出的作品,不仅有传统文化格式上的工整押韵,更有传统文化思想上的意境。

▲许渊冲老人生前影像,99岁的他在电脑前工作

比如,李清照这首饱含浓郁情感的《声声慢》,里面“寻寻觅觅,冷冷清清,凄凄惨惨戚戚”。

美国翻译家KennethRexroth是这样译的:

Search.Search.Seek.Seek.

Cold.Cold.Clear.Clear.

Sorrow.Sorrow.Pain.Pain.

美感全无,韵律也没了,丝毫没有把原句的情致体现出来。

再看许渊冲的版本:

IlookforwhatImiss,

Iknownotwhatitis,

Ifeelsosad,sodrear,

Solonely,withoutcheer.

在忠于原作的基础上,加入了一个主人公"I",让英文难以表达的悲伤情感,自然流露。押韵也押得恰到好处,抑扬顿挫之间,传递出作者的愁绪悲伤,生动可感,再现了原词的意美、音美与形美。

从书中译文上,可以看出,为了能让英文读者领悟到中国古诗里的思想,许老不但找到极其恰当的词汇来置换,也在英文中保持住了古诗的韵律,读起来朗朗上口又不失意境。

那份诉之不尽的绵长韵味,也丝毫没有因为语种的转换而折损。

他不仅尽其可能保留诗歌的音韵美,更采用了外国人能看得懂的表达方式,真正实现了翻译中的文明互通,架起了一座中外语言之桥。

许渊冲曾在自述中说:

“语言不但表达意义,而且创造意义。在我看来,文学翻译不但表达思想,而且创造思想。我就是这样把中国人创造的美转化为外国人也能欣赏的美,同时把英、美、法国人创造的美转化为中国人能欣赏的美,颇能自得其乐。如果能得人同乐,那不就是幸福吗?现在大家正在努力实现中国梦,但愿我翻译的这些诗文,能为中国文化大厦添上一砖一瓦,使世界文化更加光辉灿烂!”

风雨百年,“译”心“译”意,许老用自己的人生践行着,把中国的美转化为世界的美。

幅原创画作

诗画共赏国学精粹

书中不仅精心挑选出了首传世经典诗词,并邀请了“画坛传奇”陈佩秋等名画师联袂奉上幅珍贵画作,每首诗绘上符合意境的画,颇有收藏价值。

比如陈佩秋先生,她曾与许渊冲先生一样,同是西南联大校友。

陈佩秋先生把一生都投入到了国画事业中,在花鸟、山水、工笔画、书法等方面的成就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,被誉为“卧枕宋元、融汇中西”。

再比如朱新昌老师的作品,也有多幅收录在这套书中。朱老师喜欢将不同时空、不同的情节、人物、事物捏在一幅画面上,产生时空超越的感觉。

他擅长把东西方元素结合在同一幅作品中,通过一定的构图、变形、色彩、布局,让两者充分融合。

书的封面就是在朱新昌老师的画作基础上设计制作的。

幅画作既有传统国画清丽的笔墨、悠远的意蕴,又融入了西方绘画对动感、叙事的强调,每一幅都堪细细玩赏,反复品味。

专业播音员双语诵读

“声”临诗意之境

还有专业播音员的双语朗诵,在如今碎片化阅读的时代,可以随时听这份美妙,是难得的古典诗词学习范本和英语学习资料,是训练听力和口语的好素材。

书里夹着的小书签上,有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yousheng1v1.com/jmyn/jmyn/16753.html
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