兴隆街道国际社区无国界,老外在这不

「本文来源:南京日报」

以中外居民需求为导向,成立“国际观察团”,组织外国居民参与社区治理,共议邻里事、共解发展题;成立外籍人士服务中心、便民服务站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,打造类海外“一站式”社区服务;社区文化节上,中外居民共同品味“中国味道”、共话文化之美;搭建国际社区多元联盟体,各方力量同唱“协奏曲”……作为建邺城市中心的窗口,随着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来宁工作、生活,兴隆街道聚焦高品质国际化社区建设,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国际社区治理新路。

社区走出“国际范”,构建品质生活“服务圈”

“社区变得越来越国际化了,洋气!”生活在乐山路社区近10年时间的外籍人士阿布眼中,自国际化社区工作推进以来,社区的点点滴滴都在向着“国际范儿”转变。中英文双语标识、外籍人士服务中心、越来越多的国际化面孔……

走进乐山路社区外籍人士服务中心,大厅里摆放着的一个资料架上,分门别类地摆满了为外籍人士提供政策法规、教育培训、医疗服务等信息查询的宣传手册、杂志和书籍,以及办事指南等各类相关资料。“我很喜欢这里,服务中心、便民站点还有国际文化交流中心,对我们来说真是太方便了,不仅有特色活动,还有专门的窗口提供业务办理服务,极大地减少了我们的时间成本。”一位前来进行业务咨询的外籍人士说道。

国际社区是社区治理建设的新命题,也是城市治理创新的新挑战。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,建邺作为最能代表南京现代化、国际化形象的城市中心,一大批国际化企业签约落地,众多国际赛事成功举办,国际化程度快速提升。随着越来越多的海归人才和外国友人安家建邺,地处南京河西新城中心区域的兴隆街道,也成为展现魅力古都、锦绣建邺的一道亮丽窗口。国际社区重点建什么,如何因地制宜、彰显特色是街道着力研究的一道课题。

年,兴隆街道大力推进国际化社区建设,以奥体社区为试点,依托奥体中心、江苏大剧院、万达广场等国际化载体打造兴隆国际示范街区;翌年,兴隆街道融侨社区以综合评分第一入选南京市第三批国际社区试点;今年启动的国际社区建设,乐山路社区高分通过验收。

“在硬件设施不断完善的同时,我们也发现传统的基层工作方法在国际社区出现‘水土不服’的现象。”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刘璐说,面对多元文化共融共存的国际化社区,兴隆国际社区治理的关键词是人。“用开放的理念、国际化的标准服务辖区居民,追求共建共治共享。街道探索党建工作为核心、多元素共同融合、资源互动的‘一核多元’国际社区治理模式,这意味着治理更需要融合与理解。”

“洋居民”议邻里事,扩容基层治理“朋友圈”

在融侨社区,外籍居民阿旺还有一个身份便是社区为民服务项目的评审员,把好国际社区微服务项目的筛选关、确定关、备案关、实施关和验收关。“1.0版的国际社区建设,只解决外籍人士的实际问题,似乎有点‘不解渴’。打造国际社区,开展活动更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,将外籍人士真正作为社区的一分子,外籍人士参与为民服务项目实施全流程,可以真正将国际化社区服务落地生花。”融侨社区党委书记闵瑞说。

如何让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不单单是简单居住而是真情融入,从“享受”转向“参与”,从“你们”变成“我们”?兴隆街道党工委经反复讨论决定,主动转变社区治理的工作方式,将热心公益事业、在居民中有威望、办事能力强的中外代表请出家门,搭建、做好“接地气”的基层民主自治平台——“国际观察团”。

于是,社区党委多管齐下寻访优秀居民担任议事员,利用组团式走访和社区活动等机会挖掘人才,面对面交流考察候选人;在社区内张贴中英日韩四国语言的“招贤榜”,鼓励积极分子毛遂自荐;借助新媒体平台发布招募启事;与社会组织、民间社团合作,帮忙推荐候选人。

功夫不负有心人,大海、里卡多等数十名中外居民被推选为“观察员”,他们中既有热爱公益的本土居民,也有熟谙区情的“中国通”,还有邻里称赞的“老娘舅”。他们分片区走访,或者齐聚一堂,就辖区居民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yousheng1v1.com/jmpz/jmpz/16558.html
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